在视觉传达艺术里,装置与绘画,这两者是感受性剧烈的表现形式,所以这也是我们经常建议学生多跑跑美术馆亲身体验的原因。
@让 杜布菲
而摄影与平面,倒是可以在网上查看,大多的艺术产出不放到现场也行,这也是摄影和平面作品转播速度快的原因。
形式多种多样,经过综合运用,你的作品能够达到足够强的感染力、传播力,最重要的一点是:掌握了多种方法和输出媒介之后,你能自由地表达你地观念、传达你想传达的信息。
但是每年来欧上创作作品集的同学中,常会在创作初期学习完如何寻找灵感以及如何运用一种表现形式之后,却很难将它们有效的链接起来。这样的后果往往是:考官无法从成品中,了解你想要表达的主题。
这种观念与形式的割裂,究其原因很多时候是因为在现行的教育中并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如:艺术史专业就是学艺术史,导致你应付完学校考试几乎忘的差不多;学雕塑课就是做,很少会涉及到去想什么理论依据。
而国外所有的的顶级院校都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理论出发探寻设计方法,对于国外的考官而言,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在其课程安排中两者不分割。
如RCA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介绍
SVA平面设计研究生课程
为了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掌握从形成一个观念到将观念通过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本次欧上教研部不同领域的名校导师强强联合,在“视觉艺术的猜想”主题之下,以作品呈现出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不同,分为2个不同方向......你的一切“奇思妙想”我们都能让你实现:
1、摄影+视传
最终作品偏向于平面作品,注重作品的传播性
媒介之间的融合,能让我们学会思考作品的传播性、可复制性、目的(意义)和图像与人的关系。相比有震撼力的装置作品,平面作品更容易传播,受众人群更大。
@Guenther Kieser
@David Bikkin
@Barbara Kruger
2、纯艺+插画
作品偏向于现成品、类现成品与手绘的结合
注重作品的感受力
此两种媒介的学习,是以立体实物、小型装置和插画的结合,让我们一起了解具有体量的作品如何制造平面作品无法拥有的观者感受。并且让你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从形成观点到最终产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