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服装融入室内建筑?
中国传统+现代潮流艺术?
四个月完成5个项目?
(你们肯定很好奇这作品集是什么样子)
这些奇妙的搭配
让Xiao同学获得了一次全新的认知体验
更让她一把击中目标院校
(嗯,最关键是选了欧上)
这些神奇的组合形式
究竟是怎样出现在一本作品集里的呢?
今天,就让这位拿到了Goldsmiths offer的
Xiao同学讲讲她的申请经历吧!
Xiao 同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OFFER展示
Q:那是什么原因让你从环艺设计转到空间设计呢?
其实这两个专业算是对口的专业,也不存在转专业,应该说研究生的专业发展空间更大了。我本科的环艺设计相当于国内的室内设计,而研究生的空间设计是大于室内设计的,并且我对橱窗设计、展厅设计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择了空间设计这个专业。
并且我认为国内的大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比如怎么画好一张图,这也是我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想让自己的设计能够实现。
第二个项目:时尚工作室设计
第三个项目:茶室
第四个项目:拼贴城市
第五个项目:珠宝盒设计
Q:你最满意作品集的哪个项目呢?这个项目的创作理念是什么呢?
这个项目里面有一个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状态和生活特征设计的“光影引导”,因为他们的辩光程度和普通人是不一样,并且情绪是很容易失控的,也不像普通小孩子一样记得住路线。
所以我和彭老师探讨的结果是在屋顶做一个“光影引导”的设计,通过墙体曲折,能隐射到下一个空间的形体,而不是直接标记。
还有就是这个项目的限定词“永久性”,在这个居住空间里面,既能保证父母随时看到孩子,保证他的安全;也能保护好孩子的隐私。
并且空间的装饰不能过多,尽量的减少装饰性的东西,因为自闭症儿童在情绪崩溃的时候可能会使用室内物品进行自我伤害。
Q:你在作品集的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呢?
最大的困难就是我第一个项目,一是这个项目对建筑整体的要求很高,但是我只懂室内设计,对建筑形体完全不懂;二是国内外的参考资料太少了。
关于对建筑整体的设计,我很积极的去做项目、调研、查看他们的需求,出了很多方案,但是都被我的指导老师否定了。这些设计我现在自己看,也觉得不合适,都是停留在表面的设计,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
而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前人给我栽树”,我翻遍了国内外的网站,都没有找到关于自闭症儿童家庭居住空间的设计,不管是文献还是图片。
但是,遇到问题不要慌,我有欧上MIT彭老师这个项目我是和彭老师一起摸索探讨出来的,所以很感谢彭老师的悉心指导~
Q:你对申请空间/建筑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多看多想!
国外的老师更看重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不是你的图画的有多么高级(但是也不能太差)
做建筑空间设计更多的是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你用什么样的依据来支撑你的想法。
肯定是因为很优秀,所以才会选择啊~
我是二战学生,上一次“遇机构不淑”,导致申请失败
所以第二次的时候,我真的是跑遍了长沙所有的作品集指导机构,最后因为导师定下来欧上的;我当时是带着上一份作品集请彭老师给我讲解的,老师一针见血,句句都指出了我存在的问题,再加上我和刘老师接触了一个多月,觉得这人也太负责了吧,就决定在欧上学习了!
Q:在欧上发生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在欧上学习的时候有件事情很蛮深刻的,就是我被彭老师“骂”哭了。
做“自闭症儿童永久居住空间”项目的时候,遇到很多问题卡壳了,当时彭老师给我一顿批评;很奇妙的是,批评过后,我的项目越做越顺。
还有就是后劲很足,就是我觉得欧上真的特别好,像我也离开了那么久,但是后续刘老师和彭老师还是会问一问我的情况,对我进行一些专业引导;而其他加了微信的老师,我们都会在朋友圈进行互动。
Q:你对欧上哪位老师印象最深?
我对欧上的老师印象都很好,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四位老师~
欧上的其他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感谢欧上的老师们~❤
最大的收获是我逻辑思维的加强。
我一直寻求的也是想要加强我自身的设计逻辑能力,如果思维逻辑不强的话,对整个设计都是坏事。我还安慰自己之前遇到的那些坎坎坷坷都是好事多磨,还好最后选择了欧上,遇到了彭老师。
注:以上所有图片均为Xiao同学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随意转载
祝Xiao同学在未来的设计路上越来越顺~